http:// 2003年08月13日01:53 石狮日报
《三十六计》手稿的特色
张晓鸿介绍:据莫文骅将军回忆,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时,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叔和的这篇文章,引起极大兴趣,通过与报社联系,获悉收藏者叔和将原书赠送给解放军政治学院,他初读之后,感到很有兴趣,便令人印成册,在院内供教职工学习参考,同时也送呈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和元帅、将军们,他们阅后均认为此书确有参考价值
最近,在古城西安,兵书研究者张敬轩出示了其父张联甲从上世纪20年代中到60年代末编撰的14万言的《秘本兵法》手稿,有一万多字的《六六行·三十六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其结构分类和内容比起现今的流行本更为丰富和完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张联甲之西安市子张敬轩,文革前毕业于陕西工业大学中专部,在西安某军工企业任技术员,他在父亲的教诲下,历经劫难,精心保管了父亲遗留下来的古代兵书资料及其编撰的兵学著作最近他向作者展示了张联甲手稿,它们全部用隶书字体书写于八开安徽宣纸上,纸质呈黄褐色,手稿封面和文末均盖有张联甲的朱印
1961年9月16日,叔和在《光明日报》“东风”副刊上撰文对上述发现加以介绍这个孤本后经无谷(姚炜)先生作了译注,流传较广,现今市面上流行的众多《三十六计》出版物皆源于此记者问:此书公开问世之初有什么反响?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亲密接触
激烈搏杀
&nbs西安市碑林区p; 包你爽上“天堂”
近代朱琳《洪门志》上载有“三十六着”名称,除少数几个计名与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略有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学者估计它与近代白莲教、天地会等农民反抗运动有关,故推测《三十六计》的雏形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之际记者问: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始于何时?
张晓鸿说: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一书,是在民国32年(1943年)叔和(身份不详)在成都祠堂街一个旧书摊上无意中发现的,他见到后当即购下,这个土纸印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翻印的,为小32开,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小字:“秘本兵法”,但未见作者或编者姓名篇首有一简短说明,说原书是手抄本,于民国30年(1941年)在陕西州(今彬县)发现,抄本“前西安市碑林区工商局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
被誉为“大众兵法”的《三十六计》一书,把我国古代精湛的军事谋略思想用近3000文字简明扼要地进行概括和叙述,每计的名称又多用大家熟悉的成语来表达,它既饱含哲理又具实用性,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古代兵书中最脍炙人口的普及读物
《三十六计》的渊源演变及其影响
张联甲编撰的《三十六计》手稿现身西安(组图)
张晓鸿先生现年50岁,陕西省军事哲学研究会会员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在部队从事军事情报资料工作时,即致力于中国古代兵书资料的搜集、学习和研究,到上世纪80年代中转业到西安碑林区人事局、司法局等部门工作至今,他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兵书方面的研究,曾编译出版了《西安市西安联合学院千古奇谋三十六计》一书,撰写学术文章十余篇记者首先问道:《三十六计》最早的渊源何在?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张晓鸿说,无谷译注的《三十六计》自1979年公开出版以来,迄今已发行50余万册由李炳彦改编的《三十六计新编》已印行161万册,十分畅销同时它不但被绘制成连环画,还被拍成电视系列片,像1992年6月由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推出的“三十六计古今谈”,播放后收视率极高如今《三十六计》一书,成为中国兵书中不可多得的后起之秀,与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并列为兵学经典记者最后问道:《三十六计》在国外反响如何?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张晓鸿说,“三十六计”一语,源于三十六策,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王敬则传西安市教育局小升初》:“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到宋代惠洪《冷斋夜话》卷九有:“渊才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秘本兵法》的内容
《秘本兵法》,又名《九行兵法》,全书共分为九行(即九卷)张联甲认为,人类社会从来没有离开过生争与兵争,“生争者,健事也”;“兵争者,战争也”“吾之秘本,遵《易》之理,沿《易》之半,略去生争,只取兵争,而所以成此书者也”他用中国哲学中的数术易理说明兵法权谋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兵法研究的学术性
《秘本兵法》编撰者张联甲,祖籍山西赵城,系清末进士、晋陕名人张瑞玑之子他出生于清光绪24年(1898年)夏历6月5日,于1972年7月8日病逝于西安他从7岁起,其父先后调陕西韩城、长安任知县,后落户西安,1921年张联甲毕业于保定陆军西安市是哪个省军官学校,后入日本振武学校深造,不久回到西安,与其父共同研读、整理其父早年多方收集、购置的大量古佚兵书,在此基础上,他于1925年秋在西安药王洞寓所编撰了《秘本兵法》初稿
最近,由于西安出现了古代兵法研究学者张联甲(1898年—1972年)在上世纪20至60年代编撰的《秘本兵法》中,包含有比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更为丰富、完整的手稿,被专家认为这是《三十六计》版本学上的一个重要新发现,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极大关注为此,记者就《三十六计》一书的渊源、演变及其影响等问题,访问了学者张晓鸿先生
新闻链接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
送数码摄像机!
张敬轩家藏手稿本借鉴了西周兵书《军志》的分类法,将三十六计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分为六行(六卷):即“谋战之计,全为上计;战胜之计,准为上计;合战之计,同为上计;敌战之计,奇为上计;混战之计,活为上计;败战之计,走为上计”故在体系上更合理,分类上更科学,内容上更完整
张晓鸿说:这本小册子不但中国人研究,外国人也在研究像瑞士的汉学家胜雅津博士经过潜心研究后,于1988年编著了《智谋———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曾经引起轰动他认为,西方人无论计谋怎样花样翻新,大抵都跳不出中国人高度概括了的计谋范围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他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了其中的点滴,便深感其味无穷,欲罢不能日本人称三十六计是“运筹帷幄的诀窍”,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工商企业经营和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局相互之间的竞争上法国海军上将科拉斯特认为《三十六计》是中国战略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其中关于战略的描述要比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要精细得多记者问:《燕山夜话》中有篇写“三十六计”的文章?
一些古代兵书的研究者认为,从内容上看,流行本过于简约,像是一个著作的提纲,而张家手稿本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使流行本得到了重要的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张家手稿本在引述中,涉及到先秦时代的《军政》、《军志》、《中平兵典》等若干失传的古代兵书,虽其真伪有待考证,但这些资料值得学术界重视张敬轩保管并研究家传兵书
张家所藏《秘本兵法》中的《六六行·三十六计》手稿现身西安后,引起国内外各方广泛关注陕西省有关部门也拟召开专西安市教育局局长题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研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离开军界,先后任教于西安二中、雷神街小学,并继续研读、整理古代兵书资料,至1952年秋,因所谓“历史问题”,被迫辞教,以卖菜为生,艰难度日,文革开始后的次年1967年夏,他避往甘肃平凉崆峒山,在三年隐居中,潜心对《秘本兵法》初稿进行修改后定稿,1972年去世,终年73岁
张敬轩近年来对家传兵书资料及父亲遗作进行刻苦自学和研究,不久前他完成了对《六六行·三十六计》手稿的整理、断句、注释十余万字,正联系公开出版,并计划对《秘本兵法》全书进行整理、断句、注释后出版,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研究、阅读
关于《三十六计》流行本与张家珍藏的《秘本兵法》西安市中《六六行·三十六计》手稿本的关系,有待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据西安研究古代兵书的学者张晓鸿介绍,流行本是1943年间一位名叫叔和的人在成都一旧书摊上偶然发现并购得的,该书于1941年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翻印,在篇首前言中称原书是抄本,于民国30年在陕西州发现,书上未署作者姓名现今市面上先后出版的众多《三十六计》皆源于此
《秘本兵法》的开头为“前辞·从善如流”,其后分为“九行”,即:“一一行·一道而立;二二行·四得而生;三三行·九神定容;四四行·一十六备;五五行·二十五正;六六行·三十六计;七七行·四十九策;八八行·六十四变;九九行·八十一知”最后是《验辞·从善可证”其中的六六行(卷)有1万多字,等于现今《三十六计》西安市碑林区流行本字的三倍多
张晓鸿说,上世纪60年代初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邓拓,应《北京晚报》约请,开辟《燕山夜话》专栏,撰写系列文章,关于“三十六计”的文章,发表于1962年9月2日,是《燕山夜话》的最后一篇文革初期,《燕山夜话》被列为大毒草,声讨文章说:《燕山夜话》暂时“下马”了,形势不妙,暂时退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以便保存实力,日后东山再起”在这场浩劫中,邓拓终于遭迫害而惨死记者问:《三十六计》公开出版后的影响如何?
兵书学者张联甲生平
【推荐】【大 中 小字】【打印】【关闭】
白癜风图片白癜风能治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