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春节习俗大汇集

在中国过年,家家户户的模式基本都是大同小异,吃团圆饭,看春晚,守岁。但是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家庭,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春节风味,跟着小编来看看西安人的过年习俗吧。

剪纸是陕西过节过年必备的习俗,现在已成为形成一种艺术形式。因为特别,每年过年,陕西的各种剪纸都被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作为文化的传播宣传,也能给人以视觉和艺术的享受!

  扫房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过去的童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讲,年前大扫除的重点,恐怕是擦玻璃。

除夕守夜

《续陕西通志稿》记述:“除夕均不眠,谓之守岁。是夜煮新年三日之饭,曰压岁饭。”大年三十晚,合家团圆。入夜,家家户户明灯高照,达旦不眠,人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新春佳节的来临。包饺子是西安守夜的主要活动。大年夜包饺子不仅当晚吃,还备作次日清晨食用。下锅后不能煮烂,忌讳说不吉利的“烂”字。即使煮烂了,也只能说“挣”了。把玻璃瓷器摔烂了,只能说“碎碎(岁岁)平安)。

吃饺子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饺的原名叫“角”。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招财进宝”。

  如今想天天吃饺子也不难,但年三十的那顿还是不能省。因为包饺子是一项能将全家人聚齐的活动,图的是团圆和热闹,吃是次要的事。

“福”字倒贴

民间传说,朱元璋当年用“福”字做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

  这些年人们又特别钟爱起“福”字来,连新建小区的物业,也自觉地将“福”字请到业主们的门上。

贴门画

西安门画是陕西木版年画的一种。它造型丰满,色彩艳丽,格调古拙,具有强烈的装饰味。过去春节来临,西安几乎每家都贴门画,现在农村仍流行不衰,只是城里渐弱。

送花灯西安人把送花灯叫“宁灯”。春节外甥到舅家拜年,元宵节舅家给外甥送灯。大年初一过后,花灯陆续上市,灯品繁多,制作精美。灞桥的火葫芦、东仓巷樊家的羊灯、周家巷周家的兔灯、李家村的五莲灯、三兆村的大花灯和豆腐巷的狮子灯最负盛名。每当元宵节来临,大街小巷花灯盏盏,庭房院落红灯高悬,一派喜气景象。

(来源:互联天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ms/483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