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校长李映方一中心两融合三评

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

日前,第十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活动在京圆满落幕。第十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以“新亦求新寻教动能”为主题,聚焦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四大领域,研讨教育发展新变革,探寻教育发展新动能。论坛现场,西安培华学院校长李映方接受了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主持人:请您分享一下西安培华学院的思政课有哪些魅力?

李映方:西安培华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新途径。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培华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培华创校初心和办学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学校老校长姜维之先生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贯穿办学的始终,近年来,学校在立德树人、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校以思政工作为引领,搭建民办高校大思政育人平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掀起一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抓手,还原学生课堂主动地位;以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为抓手,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以校企合作真实项目为抓手,让学生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具有培华特色的思政理论教育教学改革融进到全校各课程的教改之中。

主持人:思政课最让大家发愁的是“进头脑”问题,针对学生上课不抬头这个问题,西安培华学院有哪些经验可分享?

李映方: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在结合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对学生学情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与学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形式,初步形成了“民办方案”和“民办经验”,为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大批应用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其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我校构建了民办高校思政课“一中心两融合三评价”的教改新模式。教学新模式包含三层新意:一是教学理念新,“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教学方法新,采用“思政与专业、思政与艺术两融合”方法;三是评价方式新,“成果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三元评价方式。

第二,为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专业课程分为艺术类、人文类、经济类、医学类等课程。不同专业课程借助不同艺术样式,如视觉艺术、视听艺术、文学艺术等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再构,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艺术地寓价值观引导于学与教的再创造活动之中。在艺术设计学院和传媒学院,分组让学生“画说思政课程”,“学‘绘’思政课程”,创作微剧本、微视频;在人文学院,开展相关“经典品读”、“学‘习’用典”、创作文学作品,让文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会计金融学院,引导学生结合思政课教材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在医学院,组织学生绘制“医学类杰出人物图谱”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专业课程不同、育人目标一致的成效。

第三,教学成果大多以教师的教改论文、比赛获奖、教材著作、教改项目等为主要形式,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我校以学生学习成果、创作作品、学习收获、学生获奖等系列成果为主要形式,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具体化、成果化。近三年来,思政课教师编辑印制学生学习成果和创作作品18本,包括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涵盖了全校不同院系和专业。

主持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贵校是如何把思政课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李映方:实践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西安培华学院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我校马院以“革命后代讲家风”为实践教学主题,每学期与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红色文化宣讲会”活动,邀请革命后代来校宣讲革命事迹和家风,让革命文化、革命传统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我们与西安烈士陵园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定期到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加志愿者讲解活动。马院教师担任学生社团、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引导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领会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把认识和实践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专门委员会,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抓这项工作。设立了校级“课程思政”专项课题20项,组织了“课程思政”教师大赛。思政教育与二级学院党团教育的结合,与学生工作部学生日常教育的结合,与通识教育中心博雅教育的结合,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校理事会、党委大力支持马院一手抓思政课教学改革,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马院每学年举办“教师个人提升计划交流会”,每周组织教学教改教研会,每学期举办教改学生成果汇报会,这“三会”已经成为常态。思政课教师胡红在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中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还有更多的教师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教改和教研中,把主要心思用在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目前我校思政课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已达到55%以上。(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jt/490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