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安市委文明办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疫情期间文明旅游倡议
文明是旅游出行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文明旅游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个人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维护国家和城市形象意义重大。
近日,随着我市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市室外开放式景区及户外公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也相继向游客开放。疫情的考验,是提升公共文明的契机。在此,西安市委文明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向广大市民朋友和景区发出倡议:
市民出游,自身防护要做好,文明旅游有规范。疫情期间,养成“文明旅游”好习惯是特殊时期一道保护自己、惠及他人的生命防线。市民朋友进入景区游玩,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与其他游客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聚集扎堆和集体活动。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遵守文明旅游规范。
景区开放,疫情防控不松懈,文明景区大家建。各景区要积极推行无接触服务,运用线上购票方式,让游客通过扫码或人脸识别入园,降低因现场聚集排队购票、换票造成的病毒交叉感染风险。各景区在严格限流管控,做好消毒、卫生保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围绕文明用语、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文明游览等知识,劝导广大游客加强自我防护,强化文明守礼和安全出游意识,自觉规范言行举止,用实际行动维护好景区环境和城市形象。
希望全体市民朋友和景区携起手来,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出行”好习惯一路随行,在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中塑造千年古都新形象、共筑“常来长安”新辉煌。
02.
倒春寒将至
西安日平均气温最高下降10℃
根据年到年西安3月15日前后的逐日平均气温来看,西安市3月19日之后平均气温常常会出现一个小的回落,21日之后逐渐开始升温。
专家解释,每年停暖前后,正是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候,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导致出现降水降温天气。
最新天气预报分析显示,预计3月中下旬西安市平均气温9℃~11℃,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降水量20~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0~2成。
具体来看,预计3月16日至18日,西安市有一次中等强度的降温天气过程,日最高气温下降6℃~8℃;22日至24日,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下降6℃~10℃。
“今年受疫情影响,目前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还未开学,市民群众仍以居家为主,特殊时期,西安市出政策延长供暖,从气象学意义上来说是有必要的。(新闻回顾:西安免费延长供暖时间)”西安市气象台专家表示,冬春之交往往温差较大,且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易发生倒春寒天气,公众出行仍需注意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
03.
《西安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
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4月1日起施行
近日,已修改完成的《西安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将于4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二次供水单位未按规定对其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将处以元以上0元以下罚款。
二次供水设施是指为二次供水而设置的泵房、水池(箱)、管道、阀门、水泵机组、消毒设备、压力水容器等设施。《规定》明确,二次供水应当采用安全可靠、卫生环保、节能节水的技术和设备,推行智能化管理。二次供水管理机构应当做好二次供水选用节能环保设备和材料的引导及二次供水行业宣传和培训工作。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设计方案应当满足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连接的基本条件和管理要求。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应执行国家和本省、市的相关标准。
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符合相应要求。其中包括,二次供水泵房应当单独设置,不得与消防等泵房混用,泵房应有可贸易结算的独立用电计量装置。住宅和非住宅在同一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应当分别设置;二次供水设施周围30米范围内,禁止堆放有毒、有害、易腐物质,并禁止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等。
同时,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当通知水行政管理部门、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参加。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二次供水单位每半年至少应对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一次,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水质进行检测,保障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二次供水单位应当将水质检测结果予以公示。
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抽检水质,应当现场取样。发现水质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应当责令二次供水单位立即停止供水,并告知水行政管理部门。二次供水单位未按规定对其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由市水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元以上0元以下罚款。
未办理卫生许可证的;二次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使用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和病原携带者从事与二次供水有关工作的,将由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