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童黎陕西有句老话,叫“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但在前两天,“西安要求环卫1平米不超5g灰尘”登上热搜,引发网络争议。 有网友描述称,这是西安街头再现“以克论净”。不过观察者网查询发现,3年多来,“以克论净”的清扫考核方式在西安从未停止过,而这一政策并非西安首创。 同时,在过去7年里,因“数烟头罚款”、“扔烟头拍照”、“领到过期大米”、“工服印广告”等原因,西安环卫工已经上了十多次新闻。
以克论净华商报资料图
“扔烟头拍照”西安再现“以克论净”?其实3年从未间断 本周,“以克论净”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多家媒体报道称,最近在西安街头看到环卫工人测量地上的灰尘。环卫工人说,如果一平方米内的灰尘超过5g,就是不达标,可能会被罚款,街头上有烟头也会被罚款。其中,有环卫工被罚了3次,共60元。 一名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这个措施可以防止惰性,罚款罚的不多,只是个象征性的约束。
虽然有媒体在报道时说“‘以克论净’又来了”,但事实上,3年多来,西安一直在实施这一政策。 观察者网查询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现,年,陕西省计划从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城市、县城等开展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其中一条就是基本建立起“日清日扫、全天保洁,以克论净”的卫生环境管理长效机制,要求卫生环境全面达到“以克论净”(每平方米灰尘不超5克,垃圾不超5分钟捡走)的中卫标准。
之所以称之为“中卫标准”,是因为“以克论净”是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的中卫市首创,自年10月起在当地实施。刚实施时要求道路浮尘每平方米不超过25克,地面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后来,随着机械清扫与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标准有所提高。 年2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通知,对特定区域的“人工清扫”或者“人工清扫和机械洗扫”作出了明确规定。 例如,钟鼓楼广场、东南西北大街、省委周边道路、新城广场周边道路、张家堡广场和周边道路等重点区域地面尘土,人工清扫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垃圾路面滞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
西安政府网站截图 年2月,一级道路每平方米的灰尘滞留标准也从10克调整为了5克。 此后,西安政府网站一直在更新当地“以克论净”工作情况。截至目前,相关稿件数量多达篇。
4月,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刚刚发布“关于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通知,其中包括要求按照“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对全市城区道路、街头广场进行冲洗和消毒,达到路面见本色,无垃圾、无积尘、无灰带。“精细化管理”还是“压榨”?网络争议不断 在西安官方持续推进“以克论净”之余,网络上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年4月,陕西当地的《华商报》报道了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刷子、小簸箕和电子秤,对地面清洁情况进行考核的过程。
图自华商报 一街道环卫所所长当时介绍称,考核时明查与暗查、抽查与巡查相结合,并有日检查、周小结、月评比和年表彰,检查结果与保洁员每月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检查不合格的前两次扣除元,第三次将被辞退。另外,该路段班长、环卫所相关负责人也将受到处分。 相关报道随即引发网络争议,观点褒贬不一。 赞同者认为这是“以量化指标来强化城市保洁责任,把环卫工作精细化”。但人民日报通过“人民微评”评论道,“以克论净,让城市一尘不染,初衷良好。可将层层压力‘转嫁’给环卫工,是否有捏‘软柿子’之嫌?处罚力度一旦过于苛刻,环卫工能否承受得起?光靠环卫工,城市很难洁净。一座城市宜居之处,体现在容颜光鲜,更体现在有人情味、决策更规范。”
第二年5月,“以克论净”的规定,再度以“史上最精细考核”之名受到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