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羽
编辑
蛋总
来源
探客Tanker
ID:SQinsight
编者按:
据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年春节假期,西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1.61亿元,西安跻身国内春节景区旅游的热点城市。其中,大唐不夜城在《抖音春节数据报告》中的打卡量位列全国景点首位。
“西安已经‘网红’了年”,这句话不是没根据的。
如今,大多数人都会通过风靡网络的“不倒翁小姐姐”一睹唐朝仕女风貌,殊不知,汉唐盛世文化还不足以完全概括这座城市。
西安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还是周、秦、汉、唐的建都地,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主流。
元宵节未过,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年里”。传统历史文化遗留下的春节民俗,如赏花灯、剪纸、蒸花馍、守岁等,正在被赋予更多时代元素。而作为新一代旅游热门城市,西安的传统出游行程也开始焕然一新,逐渐走向“网红化”。
当传统民俗文化遇上网红IP,究竟是谁在推动这座城市脱去“古老的外衣”?又有多少年轻人能够抓住机会登上浪潮之巅?
短视频上的网红城市
还记得西安是如何走红全网的吗?
答案是一杯“摔碗酒”。
“摔碗酒”原是陕南接待尊贵客人的一种形式。客人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再把碗重重一摔,口中默念“岁岁平安”,传说可以赶走霉运。
年,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偶然被网友拍摄上传抖音,谁知,这一条短短15秒的视频,竟然打开了这座城市的“网红开关”。
这条视频收获了上千万赞,而摊位旁堆积成山的碎瓷片、颇具气势的摔碗动作,以及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强互动方式,更引得大家纷纷赶往现场体验效仿、并拍摄短视频形成话题的二次传播。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在年上半年,西安市旅发委就与抖音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将基于抖音的全系产品,进一步宣传推广西安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抖音上发起“跟着抖音游西安”,设置不同的打卡攻略,实时产生新的短视频作品,将西安打造成“网红城市”。
不仅如此,从年开始西安市也开展了贯穿全年的城市品牌推广活动。首届“西安年·最中国”推出了3D灯光秀、新春美食汇欢乐大巡游等多项活动,其中不乏“赏花灯、逛庙会”、“耍社火、吼秦腔”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20余天里就接待中外游客超万人次。
随后由IP改编的剧集《长安十二时辰》一经上线,其考究的画面和内容一度让西安美食和唐朝妆容、服饰“出圈”,拉动效果也立竿见影。
据马蜂窝旅游网发布的《西安旅游攻略》显示,在这部剧播出后一周西安的旅游热度上涨了22%,携程旅游数据显示年7月3日至10日期间飞往西安的机票搜索量同比上涨%,峰值时间同比涨幅超%。
时间来到年末,在大唐不夜城表演不倒翁行为艺术的冯佳晨因为一段表演短视频再次走红全网。视频中她化身唐朝仕女稳稳地运作不倒翁底座,伸出芊芊玉手、轻罗曼舞,一颦一笑都让围观群众“梦回唐朝”。
大唐不夜城原是西安地标大雁塔脚下的一条仿古步行街,街头的行为艺术表演不定时更新,如今除“不倒翁小姐姐”外,“石头人”“敦煌飞天”等节目也相继走红,大唐不夜城的表演团队更是集结成了一支“网红天团”。
《抖音数据报告》显示,西安大唐不夜城位列抖音播放量最高的景点首位。
不难看出,当西安这座古老城市以另类方式“出道”走红,短视频功不可没。
传统民俗的新玩法
“网红城市”的称号虽然新潮,但这并不妨碍陕西的春节依旧保留了十足的年味儿。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开始准备过年所需的食物。
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则是关中人的蒸馍时间。此时,妇女也开始上街为家人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黄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都要“扫舍”,为新一年的到来进行“大扫除”,扫净前一年的坏运气。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在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零点准时燃放爆竹,通宵不眠,谓之守夜。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西安走红网络,陕西地区的传统民俗也得到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zy/48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