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西安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省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该局坚持“防疫情、稳企业、解难题、降负担、保待遇、激活力”六项举措同向发力,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全力防疫情。年12月16日,市医保局出台加大周转金拨付、保障新冠疫苗和接种费、缓缴职工医保费、扩大基金支付范围、落实“长处方”、中医新冠防治药纳入医保、开辟“两定”机构准入“绿色通道”、做好“网上办、掌上办”医保服务等八项举措,累计预拨新冠病患定点医疗机构周转金27.78亿元,支付新冠疫苗费用13.01亿元,接种费用3.37亿元。
二、助力稳企业。印发4类16条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家企业享受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免申即享”缓缴政策,累计缓缴1.79亿元。及时拨付家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结余留用资金1.亿元,助力小微市场主体渡过经济难关。
三、下力解难题。深入开展“党建助医走千家、党员帮困访万户”助医帮困活动,累计走访家(户)企事业单位及困难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个。建成市县镇村四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立个乡镇(街道)医疗保障服务站、个村(社区)医疗保障服务室,实现全市所有镇村经办服务窗口%全覆盖,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市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增至家,定点零售药店增至家,累计直接结算77.25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41.18亿元,有效解决群众跑腿垫资之忧。
四、努力降负担。国家和省级种药品、10种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先后在西安市落地执行,累计节约群众医药费用超20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动DRG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家医院实现DRG实际付费,配套政策改革实现种病种按病种付费、17种按床日付费、12种日间手术付费,参保群众获得质优价宜医保服务。建立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现统筹账户“全民大共济”、个人账户“家庭小共济”,减轻参保职工及家庭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五、倾力保待遇。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对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保个人缴费给予全额资助,实现特殊人群百分之百参保。深入全市破产、困难企业摸底调查,区分长期困难无力医保缴费企业、暂时经营困难无力医保缴费企业、未医保年审困难企业和破产、关闭等无在职人员困难企业4种情况,分类施策,精准服务,有效解决户企业名退休人员医保待遇享受相关问题,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全市破产、困难企业职工医保待遇得到充分保障。
六、着力激活力。将市本级协议管理的家定点药店下放区县协议管理,加强指导服务和跟踪监管,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放开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范围,全市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从上半年只有家扩围至家,58万慢性病患者享受到“家门口”购药服务,近家市场主体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焕发生机活力。
记者马相责编:李佳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