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绝无仅有的产业轴线大地铁与大交通下的

文=牧野

产业兴,则城市兴;城市兴,更关系到城市中的每个人。

当代城市的崛起,根本原因是源于主导产业的崛起,其对于城市发展的加速作用无可替代。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国家中心城市,西安的产业发展,决定着整个陕西乃至新西部战略下西北地区的未来。

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华为中国区运营商总部将落户西安高新区鹤鸣湖的消息,一时间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自新千年后华为再度选择西安,扩张其基地“版图”,华为选择西安打造“第二总部区”,正是印证了国内外正在上演的产业大转移趋势。

华为西安研究所◎NEWS

从宏观角度看,长期以来,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但其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

而且,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往往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及各自内部。如今,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兼具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成为转移主流,对于载体城市的科技、人才和现代服务业支撑要求甚高。

西安,本就拥有雄厚的科研教育实力,近年来,更是享受到了“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

今年5月17日,国家出台的西部新战略更是提出:“到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

西安高新区◎NEWS

可以发现,西安的基础建设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雄厚的科研实力、相关政策的出台、人才的聚集、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稳步推进,正让西安成为国内外诸多企业考虑的重点。

因此,我们看到华为、三星、阿里等企业在西安“开疆扩土”。而且,它们的落地,对整个西安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口集聚的反哺,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今年,是西安加入中国GDP“万亿俱乐部”的关键之年。作为西安经济引擎,高新区所扮演的角色,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GDP为.15亿元,同比增长6.2%,总量占西安市的25.2%。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在先进制造业方面,高新区一季度产值增长22.34%,其中三星半导体等16家企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正是因为产业转移承接、产业链配套本地化、风口型行业爆发式增长等因素,为电子信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同样也对整个高新区的工业生产恢复形成了有力支撑。

作为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主导的高新区,经过近30年发展,已经沿“西三环-西太路-西沣路”为主的三十多公里长走廊上,打造出了一条“大西安产业轴”。

西安产业轴线:①阿里巴巴;②华为;③比亚迪;④美光;⑤信息产业园;⑥中兴;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⑧三星;⑨西安科学城;⑩草堂科技园

据「城记」统计,这条产业轴上,分布有十几所高校以及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与技术中心多个。其中,国家级3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个。

同样,华为、三星、比亚迪、中兴等也在此布局。除了前文提到的华为“第二总部区”外,总投资亿美元的三星二期项目也在年年底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新增产值亿元,解决上千人的就业问题。

5月18日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到访西安三星◎NEWS

一方面,产业轴所带来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活力必然带来巨大的人口回流。另一方面,其所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化建设,将形成产业、投资、消费共同拉动的良性经济增长。

而且,这条产业轴也是西安主城区西部大动脉,向南直达高新三期、草堂等主要产业区,向北通过福银高速,串联起秦汉新城,空港新城,将机场枢纽、临空经济的辐射效应直接放大。

但是,客观评述,这条产业轴仅依靠单一的地面交通,缺少与西安机场的更多联动。同时,地铁环线、16号线也无法覆盖产业轴区域,而这这对于产业轴的发展有着明显不利的影响。

此外,未来将在这一片区建设的长安中心站,在空铁联运时代,想要发挥出打破城市壁垒,实现高新区辐射周边城市的国家级枢纽,必然要与机场建立快速通道。因此,地铁12号线,也在这一现实影响下呼之欲出。

年8月1日,陕西省发改委在发《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年)》提到:“构建综合交通系统,加快推进高铁、城际、地铁进机场,提前启动地铁12号线建设。”

众所周知,全长约40.9公里地铁12号线,连接了长安中心、高新区、沣东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和机场,这将使得高新产业轴的延伸效应被立体放大、加强。

打通国际枢纽与国际产业园的地铁12号线▼

地铁12号线将提高沿线地区的可达性,加强不同功能、空间和产业的联系,将集中、集聚、集约产业的功能直接兑现,更能加强主城区外围与新区的板块融合。

从规划图可以看出,地铁12号线并非相对“独立”的一条轴线,而是与地铁1号线、16号线在沣东新城组成“H”型交通网络,不仅有助于大西安城市空间的拓展,更将大西安新中轴区的诸多产业区与主城区并联。

能源金贸区◎NEWS

实例证明,大运量交通枢纽的汇集,会创造新的城市产业高度,也给高端金融商务服务的产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不仅是金融业发达的高新区,作为大西安中央商务区的能源金贸区,也可以经过轨道交通换乘,与高新区、西安机场实现无缝衔接。

这样一来,当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等资源的联动集聚,必然会给城市新区提供资源传输动力,助力“新城”的形成发展。产业发达的高新区、沣东新城、空港新城,其资源将通过轨道交通在秦汉新城“合流”。

万科·金域缇香◎Vanke

当各项要素齐备,资本的入局更会使得这一进度加速。例如,在打造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新战略背景下,万科集团择址秦汉新城12号线与机场城际换乘站旁,打造高端住区万科·金域缇香,正是看中高新产业轴“北上”并与新中轴联动的潜力。

未来,随着12号线的建成,大西安的网络框架真正拉开,让产业、枢纽、区域真正实现互动,不仅对于西安的前景有利,更会为西咸一体化起到促进作用。

文=牧野

?版权声明:部分信息来自公开网络若无授权请勿转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xs/486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