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面超市壁画,谈谈西安城市文化表达的遗

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624244.html

最近,家搬到了西市城附近,闲来逛逛,西市城负一楼的大润发墙壁上几幅壁画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说到壁画,一般分为三种,岩石壁画,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墓葬壁画的产生源于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其他材质壁画由于战乱,外界因素干扰存世稀少,而墓葬壁画却由于特殊条件,被完整保存,成了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窗口。我在西市城看到的这些人物大都出自唐代皇族墓葬中。主要出自包括唐懿德太子墓葬壁画,唐章怀太子墓葬壁画,原壁画绘画之精细,内容之丰富,等级之高,实属罕见,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西市城负一楼大润发超市墙壁上的唐墓壁画图

这幅画中人物繁多,细细看起来都有出处。左边第一人出自唐懿德太子墓葬壁画第一过洞壁画驯豹图。驯豹人手中长柄圆首的是一种叫做“挝”的工具,而右手省去了一只体形健美的豹子。不知道是不是地方不够,应该大部分人都意识不到他的手在做什么,让人不知所云。

▲唐懿德太子墓驯豹图(左)与临摹(右)。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总有人认为只有现代中东土豪才会养大型猫科动物,比如豹子,殊不知这是一千多年前的我们老祖宗早已玩过的游戏罢了。

▲中东土豪饲养大型猫科动物。图|网络

第二名女性,也是出自唐懿德太子墓葬第三过洞壁画,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单独陈列叫《观鸟捕蝉图》,最右侧女子正是超市墙壁上所画。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中《观鸟捕蝉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懿德太子墓葬壁画中的侍女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第三位女子略难以辨认,不过仔细观察发现其实是出自上面这幅壁画,只不过是画成了镜像。不过女性手中拿的长柄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有学者认为是丝绸包裹着的团扇,不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一种捕蝶或捕鸟器。

第四位男性官员是出自一幅非常有名的壁画《客使图》,并且设计者补全了下图中第三位官员的左下部分衣服。这幅壁画源自于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墓葬,目前多认为这幅画描述的是李贤在任太子监国时,唐朝外交机构接见外国使臣的画面。

▲唐章怀太子墓葬壁画《客使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客使图》中,左边三名是唐朝官员形象,身上穿的是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笼冠,身着阔袖红袍,腰系绶带,白裙曳地,足登朝天履,三角站立,神情泰然,似乎在一起商讨事情,完全是一副平静耐心的状态。

右边三位毫无疑问是外国使臣。第一人有着非常明显的秃顶特征并且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着翻领紫袍,足蹬黑靴。其实他是来自“大秦”也是我们熟知的东罗马帝国的使者。从他两手相抱,眼神飘忽不定来看,当时一定很紧张。后面这位眉清目秀,头戴羽冠,其他装束和中国很像,他其实是来自新罗国的使者,即现在“宇宙第一强国”韩国的前身。从神情肃穆的表情来看,他内心也是非常忐忑的。最后一位的装束很意思,头戴翻耳皮帽,身着圆领黄袍,外皮灰蓝大氅,估计来自很冷的国家。目前普遍的推测认为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室韦族或靺鞨族。整体来看,三位使者都毕恭毕敬,神态严肃流露期盼,并且与唐朝官员形成了明显对比。这完全复合我们心目中唐朝的气宇轩昂,官员们雍容儒雅,充满自信的状态。我相信如果能够完整画出来,再配少许文字讲解,这不就是国家目前宣传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范本啊。不过单单一个人物并没有了这般气势。

超市壁画中,最右侧两位女性都是出自房陵大长公主墓葬壁画侍女形象。下图左边的这位手里拿的是一种叫拂尘的工具(和后来道士手里拿的基本是一个东西)。是用棕,麻,马尾或者牦牛尾外加沉香木或者竹材质的柄做成。

▲唐房陵大长公主墓葬壁画侍女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右边这位侍女右手拿一只壶嘴似鸭嘴,长颈,椭圆腹的瓶子。这只带有明显西域特色的瓶子,它的造型来自中亚的粟特金银器,主要功能是盛酒。另一只手,拿的居然是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高脚杯?没错,是高脚杯,而且在一千年前就已有中国人使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特别展中也为我们近距离展出了下图中这种酒具。

▲唐狩猎纹高足银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文物只能告诉后人,前人使用了什么但却不能告如何使用。文献古籍也只能为我们展开想象,毕竟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墓葬壁画却为我们详细描述了古人的生活起居状态。从壁画中来看,古人是用食指和大拇指抓住高脚杯的细颈使用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这种激动,我们现在认为酒吧中必不可少的高脚杯,居然是老祖宗玩剩的。

▲西市城负一楼大润发超市墙壁上的唐墓壁画组图。

再来看看超市的另一幅壁画(见上图)。在这幅画中人物也多有着明显的出处。

从左至右第三位侍女出自唐薛氏墓葬壁画,这幅画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第四名同样来自于唐懿德太子墓葬壁画,是侏儒侍女形象。第五名比较有意思,是女着男装的侍女形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女扮男装,可见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唐章怀太子墓葬壁画《捧盆景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不过对于她手中的物品,有不少学者认为是盆栽,做观赏之用。但也有人认为,侍女手中抱着的是一种现在叫做“苏珊”的食物。将冬天储藏的冰块取出敲成冰沙,拌些许糖并插上观赏植物。就成了夏天唐朝贵族消暑纳凉的绝佳饮品。这可不就是我们现在的冰激凌嘛。唐人的生活总是充满了诗意和前卫的。

最后一位手中拿着多足银盘侍女也是出自唐房陵大长公主墓葬壁画,实际中和前面两位手中拿拂尘和高脚杯是一组。侍女盘中盛放着各类食物。能看出,三位侍女的服饰都是深受“胡风”影响。

▲唐房陵大长公主墓葬壁画《托盘侍女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其实不难发现,这两组超市壁画中的人物、元素,都来自临摹的唐墓壁画。但我相信,大部分游客也好,住在这里多年的住民也好,如果没有点专业文化背景,很难意识到这些人物想表达什么意思。

通过对这几组唐墓壁画中的人物解说与介绍,也算是让读者对唐墓壁画有了新的认识。从地图来看,目前的西市城就坐落在在唐朝长安城中的东西二市中的西市,在一千多年前,这里热闹非凡,是众多中亚,西亚甚至远至欧洲的商旅云集之地。众多的商铺鳞次栉比,酒肆熙熙攘攘,胡风胡气在这里传播。唐朝贵族以使用穿着具有西域风采着装为时尚,胡人商旅游人也以唐人特色引以为豪。各种思想也在这里交织,诗仙李白就留下了“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给我们留下无限遐想。

众多的唐墓壁画本可以为我们提供无尽的素材,让我们尽情地展示文化之美,时代之美,但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这一财富进行文化展示,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比如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残缺不全孤孤零零的几个人物,完全感受不到千年前的气势恢宏和社会图景。相信某个小孩也许会驻足观看,以为是某个卡通里的人物。没有任何注释与意境家长如何解释呢?随处可见高达壮观的唐风建筑确实会给我们些许震撼,但也仅此而已了。

在超市看到的这面壁画,给我带来一点小小的遗憾,然而类似的问题,其实在西安有关于城市文化的表达中,也多次出现——常常是只有孤零零的“元素”,而缺少意境和社会图景的完整表达阐释。对西安来说,在文化宣传展示、城市文化表达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参考文献:

1.王仁波,《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题材的分析》

2.郑以墨,《唐墓壁画研究综述》

3.岳鑫,《初盛唐过渡之际侍女像造型风格初探-以唐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为例》

4.李西兴,《唐李贤墓壁画客使图疏证》

  作者:马锅锅

  一位热爱西安的新移民

  版式设计:霹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xs/486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