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和堂叔聊天,他是老家那个偏僻的山村出现的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是他亲哥,今昆明理工大学校友),上个世纪90年代考入西安公路学院,他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毕业后的两年后,他们学校参与组建长安大学,因此就个人而言,我是先知道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而后知道西安交通大学的。虽然三校合并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因其类似民办院校的名字而为人诟病;后来我曾对此事询问过堂叔的看法,他说西安也是曾经唯一拥有两所交通大学的城市,当年西安公路交大号称亚洲唯一,成为长安大学之后,从校名来去看的话已看不到特色了。
年在兰州成立的西北交通学校,年东迁西安并更名为西安公路学校,年再次更名为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年北京公路学院筹委会的教师和设备调往西安,并在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基础上设置了西安公路学院,成为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公路交通高级人才的高等学府。年学院改为陕西公路学校,年再次改建为西安公路学院,年3月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后,年4月与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为长安大学,这期间西安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所交通大学的城市。
交通大学大概是中国特有的高校名称之一,最早出现于年12月,当时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令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后定名为交通大学(ChiaoTungUniversit),因民国时学校曾隶属交通部而得名,年4月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在庆祝建校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弘扬传统启迪未来--纪念西安交通大学建校周年暨迁校50周年》中提出“…交通大学,以蕴‘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意”的说法。
年7月国立唐山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曾合并为中国交通大学,校部设于北京东交民巷。年在台湾新竹复校的新竹交通大学,后来更名为台湾交通大学(年2月与阳明大学合并为阳明交通大学);后来交通大学西迁西安,年7月的时候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年西迁的唐山铁道学院在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先后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至此中国交大五校的格局形成。
交通是个热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受到各路追逐,逐渐形成现有以交通命名的高校,年成都工学院土木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迁入重庆公路工程学校并改为重庆交通学院;年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与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后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年7月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并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年11月再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如果没有合并的话,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也许已改成武汉交通大学,个人觉得要比武汉理工大学更好)。后来一些铁道学院改成了交通大学,比如年4月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以及年大连铁道学院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年济南交通专科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为山东交通学院,年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改设为黄河交通学院,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由独立学院专设为沧州交通学院。
为何说交通一词受到追逐呢,是因为有条件的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近年来陆续传出筹建交通大学的消息;比如唐山学院曾计划更名为唐山交通学院并呈报教育部。年7月广州市通过广州交通大学筹建方案,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也有说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并整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资源组建;不难看出命名方式参照了现有9所交通大学来命名,学校始于年成立的广州海运学校,年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组建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州航海学院。此外襄樊学院出身的湖北文理学院筹备改为湖北交通大学,以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为基础筹建江苏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改山东大学交通等规划;年1月曾有湖南省人大代表建议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为基础,整合省内交通类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资源组建湖南交通大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