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www.wxlianghong.com/

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西交院

XIJIAOYUAN

学院概况

机械工程学院是我校设立较早、专业特色鲜明、实力雄厚、极具发展前景的二级学院之一。我校顺应国家轨道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于年成立了集轨道交通相关专业于一体的轨道交通系,下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测量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等7个专业。年7月轨道交通系分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成立了交通运输系,原轨道交通系更名为交通工程系。

年学校进行院系专业优化调整,使我校的专业管理体制更趋合理。在原交通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了机械工程学院。学院现有车辆工程(铁道车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驾驶与维修)、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车辆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专科专业。

学院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实践经验,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的铁道车辆和各类机械设计、制造、检修、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维护和检修,及机械制造、检修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员。

机械学院有一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事业心强、勤勉敬业的教师队伍,多年来为祖国的铁道事业和学校的发展努力工作、默默奉献。

年10月我校“地铁车辆结构与运用实训基地”或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该基地设有城轨列车仿真驾驶实训基地、站场设施与运输设备沙盘、行车调度指挥系统、PLC可编程控制实训室等各类实训设施。随着我校实训中心大楼竣工,新的一批车辆和机械实验、实训设备即将安装,将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实作设施。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普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蓬勃发展的今天,各类铁道车辆、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需求量增长迅速,为机械学院的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学科专业

车辆工程(理工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可从事铁道车辆设计、制造、运用、检修及技术开发等领域工作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车辆工程、电力牵引传动系统、车辆制动系统、客车空调装置、车辆装备、车辆修理工艺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铁道车辆厂,铁路局车辆段、动车所、地铁公司车辆段等单位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运用、维护、检测与修理等工作。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与机械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研发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工程材料、机械CAD/CAM、现代机械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制造、测试、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动车组检修技术(理工大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动车组基本结构、车体及车内设备、走行部、制动、电力牵引传动和控制、空调等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动车组驾驶、运用组织和检修工艺流程,具有动车组制造、运用、整备、维修、日常维护和驾驶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动车组工程、动车组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高速动车组运行控制CTCS系统、高速动车组驾驶技术、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动车组运用与管理、高速铁路安全管理、金工实训、车辆检修实训、模拟驾驶实训等。

专业核心能力:动车组检修、维护和驾驶。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铁路局动车段、地铁车辆段等动车、城轨车辆运用单位从事动车日常管理、维护、检修和驾驶工作。

铁道车辆(理工大专)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铁路车辆厂、铁路局车辆段、地铁车辆段等轨道车辆生产或运用单位从事车辆生产、维护和检修工作。

主干课程:铁道车辆工程、车辆制动技术、铁路客车电器装置、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铁道车辆检修技术、车辆运行监控5T系统、铁路客车空调、铁路车辆安全管理、金工实训、车辆检修实训等。

专业核心能力:铁道车辆制造、运用管理及维护和检修。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铁路车辆厂、铁路局车辆段、地铁车辆段等轨道车辆生产或运用单位从事车辆生产、维护和检修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理工大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轨道交通车辆结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运用、维护、检修和驾驶技能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材料、城轨交通车辆及操作、城轨交通车辆电气控制技术、城轨交通车辆制动、城轨交通车辆空调技术、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城轨交通车辆运用与管理,钳工实习、车辆检修实训、模拟驾驶实训等。

专业核心能力:轨道车辆制造,检修、维护和驾驶。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铁路车辆厂、铁路局、地铁等轨道车辆生产或运用单位从事车辆生产、检修、维护和驾驶工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理工大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面向制造行业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数控机床及应用、机械CAD/CAM、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机电装备制造业及轨道交通工程行业,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CAD/CAM技术运用等工作。学生毕业后可在机电产品制造企业、轨道交通工程行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开发、机械制造工艺编制、数控机床操作、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实验实训

模拟驾驶

城轨列车仿真驾驶实训室主要由1个司机操纵台,参照西门子B型地铁列车操纵台设计与制作,给司机提供驾驶操纵作业台位;1个列车模拟终端,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列6节编组B型地铁列车,司机通过它可完成除了操纵台以为的其余操作;1个联控终端台(仅供辅助人员使用,司机不需使用):配合司机完成联控对讲作业。学员使用鼠标或键盘通过图形化人机界面进行交互演练;系统在全三维环境下,模拟正常的列车驾驶过程,包括列车启动、运行、加速、减速、制动全过程的所有步骤,可以进行列车应急故障模拟处理、突发状况行车仿真的教学、实训及考核。

钳工与机加实训中心

名师风采

宋建业/教授

宋建业,男,年2月23日生,江苏六合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铁道部优秀教师,甘肃省师德标兵,兰州交通大学第一届、第二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年3月~年5月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

年9月考入兰州铁道学院,年9月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系,先后在兰州铁路局低窝铺、玉门南、镜铁山等车站和玉门铁中工作,年9月考入兰州铁道学院运输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运输专家林达美教授,年6月获工学硕士学位,年7月~年5月在加拿大Ryerson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年1月~年12月在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所从事铁道部TMIS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指导研究生50余名。

主要从事铁路运输组织理论和计算机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研究。参与完成的“TMIS货票管理系统”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路局运输调度日间计划和货工信息处理系统”通过省科委鉴定,为国内先进。

在铁道学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参编高校教材3部、发表专著《铁路调车作业计划》,主编高校教材《铁路行车组织基础》、《铁路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和《铁路行车组织》4部,主持翻译铁道部《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技术》(汉译英)。

张莉/书记

张莉,女,汉族,年生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现任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自年8月在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就职,先后担任辅导员、组织委员、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工作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扎实,在校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莉同志不忘初心,坚持学习,刻苦钻研,在年又考取了高级职业指导员证书,着手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工作,并担任创业指导的教学工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深受学生一致好评。

康勇/教授

康勇,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储运工程及过程装备与流体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储运专业,年毕业于罗马尼亚石油天然气大学,获流体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年到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习,年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主讲本科《化工设备制造工艺学》、《流体机械》、《泵与压缩机》,《油气管道设计》,《机械制图及CAD》,《机械设计基础》及《机械制造基础》等十几门专业课以及三门研究生课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项目评审、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全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陕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研究领域主要为: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过程装备设计与制造,流体机械,多相分离工艺与设备等。出版教材及编写专著6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5项,企业科技服务项目10项。主持完成教改项目3项,获局级科技及教改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一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发表教学与学术论文40余篇。

策划:新闻中心

编辑:王鑫

审核:李若冰李旭龙

出品: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wh/485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