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刘印

尽管全国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但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西安持续完善制度规范,优化流程,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多措并举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15分钟核酸“采样圈”

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就近筛查

5月28日8时许,在位于西咸新区底张街道的幸福里农贸市场,蔬菜摊主孙伟给妻子打了个招呼,随后快步赶往市场门口的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我们每天接触的人比较多,每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孙伟说。

不久前,西咸新区结合辖区实际,在原有的36个固定的核酸检测点基础上,新增了个便民核酸检测点位,基本覆盖了辖区全部重点区域,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就能完成核酸检测。

作为空港新城最大的回迁社区,幸福里社区人员众多。设在农贸市场门口的采样点,让群众在遛弯、买菜的路上就能做核酸检测。“基本都是‘人到即采’,不用等太久。”采样点工作人员说。

早筛查、早发现,才能早处置、快应对。不仅西咸新区,西安市灞桥区、未央区等多个县区先后公布辖区内的便民采样点,初步建立起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的核酸采样点网络,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就近进行核酸采样筛查,进一步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我们将结合行业布局和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持续优化和动态调整采样点的布局设置,为重点人群‘应采尽采’、群众‘愿采尽采’创造条件。”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三色通行牌

让疫情防控有速度更有温度

5月28日15时许,随着最后一班列车驶入车站,西安南站疫情防控指挥部班长赵帅和同事们再一次投入到了紧张的接站工作中。

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引导旅客填写承诺书,及时回应旅客需求……尽管不断有旅客出站,但现场秩序井然。

在西安南站查控点醒目的标识标牌上,旅客进出站流程一目了然。赵帅告诉记者,西安南站根据旅客的通行信息设置了三种不同颜色的通行牌,蓝色表示有风险区域预警,白色表示从外省进西安,绿色则表示安全可通行。“我们设置了查验检测区、转运区以及核酸检测区,并根据不同颜色的通行牌,快速有效地将乘客进行分流。”

在现场,工作人员指引乘客填写承诺书,由专人核对无误后,进入下一步筛查。“旅客做完核酸检测后,如果有需要转运的,我们会按照规定进行转运隔离。”赵帅说。

记者了解到,西安南站抽选公安、交警、城管、交通、卫生等部门人员组成“爱心小分队”,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及时为旅客提供日常乘车问询,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进出站提供一站式帮助。截至目前,西安南站疫情防控指挥部接车余次,查验乘客22万余人次,转运人员余人。

“三区一卡”

紧密衔接筑起“铜墙铁壁”

5月28日下午,记者在河池寨高速公路口看到,每一辆车下高速时,出口收费电子屏上都清楚显示车辆上高速公路的起点。在收费亭前,执勤人员根据屏显信息,给西安市以外的车辆放置“待查车辆”标识牌,并引导车辆进入复检区。

“在复检区,本省外市车辆,查验车上人员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即可通行;外省车辆要进入待检区,车上人员先进行抗原检测,再进行核酸检测,大约15分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即可登记离开。”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待检区车辆还将领到一张通行卡,抗原检查、核酸检测、登记信息,每个步骤完成后都会有工作人员在通行卡上盖章,盖齐3个章的司乘人员在待检区出口将通行卡交给执勤人员即可进入西安城区。

一人一卡,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吕亚男说:“高速卡口是外防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初筛区、复检区、待检区分工明确,通行卡环节清晰可查。‘三区一卡’紧密配合,能迅速分流避免卡口拥堵,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交通管控要求的同时,全力以赴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ms/491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