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武汉外,受影响较大的便是一些人口基数大的城市,比如重庆;以及流动人口数量大的城市,比如北京和深圳。
西安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其人口基数与流动人口数量均排在全国前列,因此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也不小。而西安市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开展防疫抗疫工作的呢?下面就由我们的采访员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本次带大家了解的抗疫故事来自古城西安一位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她的眼中,这次疫情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但是她心中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却从未消减。
01
疫情简介
累计确诊
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西安市的常住人口达到了万,流动人口也有万。在除湖北省外的主要城市确诊排名中,也以人确诊排在了全国14位,在整个疫情中可以算得上是中风险地区。
不过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西安市早在2月下旬便已经实现长达20天的确诊病例零增长,并且逐步做到了市区开放与企业复工复产。
时至今日,虽然市民外出仍需佩戴口罩以及展示绿码,但整体生活已经与疫情来临前一般无二。
02
防疫措施
基础防疫措施
市民居家隔离、外出戴口罩、定期消毒、凭绿码测温出入等
分区分级管控
为了响应国务院《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陕西省还对各市辖区进行了风险评估,分高、中、低三个风险程度,并且分级管控、定时调整。
其中西安共有高风险地区0个、中风险地区11个、低风险地区5个。
外来人员管控
执行严格的三级防控措施,对于高、中、低风险地区外来人员按措施实行管理,落实到个人。
由于我国具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本次疫情以社区为最小管理区域自查,并经街道办—市辖区—市—省逐级上报,最终实现疫情管控。
在这其中,街道办事处作为最低一级政府派出机关,在外来人员管控以及响应分级管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03
采访实录(节选)
Q
A
王同学
汇萤火暖山河
实践队
采访员
杨姐
西安市雁塔区
电子城街道办
疫情防控中心
工作人员
杨姐您好,我是汇萤火暖山河实践队的采访员,希望能问您几个关于疫情以及您工作的问题。
咱们街道办是如何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呢?
我们街道办主要进行的是对外来人员的管控,一般采取三级防控:
1.对高风险地区外来人员立即做核酸检测,并且集中隔离14天
2.对中风险地区外来人员,居家隔离14天方可正常活动
3.对低风险地区外来人员,不强制隔离,但每天需要向街道办电话报告健康状况达14天
那您的工作一般需要做些什么呢?
我负责的是中、高风险地区外来人员的记录以及追踪,比如随时记录外来人员信息、电话联系外来人员、探望隔离人员以及追踪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等等。
每天的工作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呢?
这个其实分时间段的,像疫情严重的时候我每天需要工作14个小时。外来人员源源不断,我们这边就一直不能停下。那段时间每天都要打无数个电话,一天的话费都要几十块。
现在疫情比较稳定,我每天基本8小时工作,正常下班没有问题,不然一般这个时候(晚上八点)都没有空闲时间的。
那您觉得这样工作是不是很累啊?
那肯定累啊!那段时间我基本都没怎么睡觉,家都回不了,每天都有大量信息要记录处理。
其实如果只是每天工作时间长倒还好,只是外来人员到达时间不稳定,有时候半夜一两点来一个,我就要爬起来记录信息。这种每天都绷着一根弦的感觉才是最累的。
确实辛苦您了,您在工作中是否接触过患者或者疑似病例呢?
患者我没有接触过,医院直接拉走的,我们也接触不到。不过疑似病例我们经常接触,因为我负责的是中、高风险地区来人,隔离的时候有时需要我们去探望。当时防护物资也缺乏,我们没有防护服,就只戴着口罩去,现在想想还是挺危险的。
这次疫情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呢?
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不放弃的精神吧。当时疫情严重的时候,每天工作像山一样,压的我们喘不过气。但是我们从来也没有说过放弃,甚至连想法都没有,就这么一直坚持、坚持,直到现在。
总结
街道办事处作为一个政府派出机关,一直履行着它服务人民的职责。在本次疫情中它也是最早复工的单位之一,或者说从未停工过。在其中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说把国家比作一部机器,那我们每个人都是机器上的齿轮,需要直接或间接的受到驱动机器的压力。不过杨姐的压力,可能比我们大多数人承受的都要多些。因此,她口中的不放弃,也会更沉重些,更令人敬佩。
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jt/48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