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新格局诞生打破地理限制,大西

同叔这两天看到,

4月18日仲量联行发布的

《中国12强:全球格局下的中国城市》显示,

西安入选中国大陆12强城市,

成为全国精英城市之一。

自年“大西安元年”开启以来,

西安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

从刷屏全国的“西安年·最中国”,

到“一日落户八千人”的抢人大战,

再到4月19日西安市旅发委

与抖音短视频达成战略合作……

西安这座城市成了西部的明星城市。

无论是从城市规划、经济产业、

市容环境、基础设施等,

西安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的。

然而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

会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

西安也不例外,

有一些地理劣势不得不克服,

3月26日正式发布的

《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让西安地理劣势在城市规划中完美破解,

使人们看到了这座西部中心城市的魄力。

今天同叔想从规避地理劣势的角度,

看看西安的发展。

西安的地利和限制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又名渭河平原),

古时候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是由断层陷落地带经渭河,

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

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

渭河流域横穿整个关中平原,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用水,

灌溉条件优良,土地肥沃,良田千顷,

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西安所在的西安小平原,

位于整个关中平原的腹地,

是关中中部地势最为开阔的地方。

同时关中东西南北,被四座雄关围定。

即东面的潼关、南面的武关、

北面的萧关、西面的大散关,

而西安处在四大关隘之中,

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因此成为古代帝王建都的首选。

西汉初期,娄敬劝刘邦定都关中时就说:

“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

此所谓天府者也。”

张良更说得明白:

“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

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

北有胡苑之利,……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就连当年八年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人也不曾跨过黄河一步。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安全险要的地形地势,

让西安成了十三朝古都和关中中心城市。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

西安作为内陆城市的地理位置更显尴尬,

沿海城市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

和海外市场经济的影响,

快速甩开内陆城市,

而深处内陆的西安因为地理位置和诸多原因

发展不仅不及沿海大城市。

同时也因为西安过于优秀的封闭性,

和没有成都那么广阔的经济腹地,

发展受到很多地理空间的局限,

因此也落后成都一步。

但在《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西安大力优化超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

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

的城市发展格局。

使西安的发展突破地理的局限。

真正做到了“宁可规划等发展,

也不要发展等规划”。

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

北跨丨主要为构筑格局。

实现跨渭河发展,

利用渭河流域的水资源和沿岸的自然环境,

打造渭河世界级滨水景观带,

依托工业大走廊,

推进富阎一体化,

阎良,全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而富平位于阎良的北面,

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著名的“中国柿乡”、

阎良与富平地理靠近、资源互补,

“富阎一体化”用来打通屏障。

形成大西安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南控丨主要为深化管控。

把秦岭作为国家中央公园来打造,

重回“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通过划定秦岭生态控制线,

优先生态保育,严控开发建设。

使秦岭北麓成为绿色经济带、

旅游休闲带、生态大屏障

和大西安城市后花园。

西进丨主要为强化融合。

对标雄安新区,建好西咸新区,

推进西咸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

拓展城市发展腹地,

使大西安进入“双子城”时代。

东拓丨主要为拓展功能。

依托大西安东轴线,以全运会、

自贸区、“一带一路”峰会会址等大项目带动,

使东部区域成为开放新高地、

国际化大通道、

服务业增长极、城市新中心。

中优丨主要为中心城区提升优化。

凸显核心区九宫格局,

延续城市肌理,传承文化脉络,

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

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品质提升。

三轴三带多中心

同时为了继续拉开城市骨架,

防止城市摊大饼发展,

大西安空间结构规划将采取“多轴线、多中心、

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模式,

形成“三轴三带多中心”的大西安空间结构。

三轴:指南北方向贯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传承轴、

科技创新轴、国际开放轴。

三带:指东西横向上的秦岭、渭河、北山3条生态带。

多中心:目前指三个中心,

即:西侧西咸新区建设大西安新中心、

中间依托中心城区建设大西安核心区、

东部建设现代服务新中心。

多组团:东部新城、高新科学城等10大新城,

纺织城创意片区、

军民融合创新谷片区等10大片区,

以及50个左右特色小镇、

50个左右各类综合体。

打造国际级交通体系

这样的战略规划中,

大西安的发展格局已经日渐明晰,

并没有受制于西安地形的封闭性。

在交通上西安也加快建设,

规避自身西部城市的劣势,

到年,西安高铁线路达到8条,

形成1小时到达关中城市群、

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

4至6小时到达长三角、

珠三角、京津冀的出行格局。

让资源和人才可以更便捷的进入西安。

建设市域快速路网。

按照“半小时出城、1小时出市”的标准,

加快建成西安南三环—鄠邑、

东三环—临潼、北三环—阎良快速路。

用3年时间集中打通55条断头路等项目建设,

构建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铁腕治霾还蓝天

西安位位于狭长的关中盆地,

北面是黄土高原,南面是秦岭山脉,

西面是秦岭和黄土高原的结合,

东面是潼关和黄河形成的通风口。

西安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弱风为特征的气象条件,

导致大气中悬浮微粒难以扩散稀释,

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西安人的冬天会饱受雾霾困扰。

自铁腕治霾以来,

西安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去年进入采暖季以后,

西安重度以上污染天数量下降,

同比减少了一半,改善程度有目共睹。

西安的秦岭生态带、渭河生态带,

承担了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任务。

在《规划》中,

西安也将扎实推进铁腕治霾工作,

加大对重点工业区域大气固定污染源的控制,

推进机动车污染排放综合管控体系建设等

治霾的措施。

这样的规划,令人期待。

打造世界级古都品牌

从过年刷屏的“西安年·最中国”,

到今年抖音带火的西安网红景点,

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与魅力,

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恢弘的城墙,

庄严的钟楼、古朴的大雁塔,

和惟妙惟肖的兵马俑上,

而是越来越充满活力与创意,

西安不再是那个让人说是“保守的城市”,

而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创意才刚刚开始,

在《规划》中,西安将加快推广西安·世界古都、

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

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

到年,

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以上。

在这份《规划》中还有很多方面,

同叔还没提到,

但这次的《规划》让我们看到一个可能性,

科学超前的规划,

让西安突破了地理空间的局限,

跨越了地形、地势、地利上的劣势,

随着西安的发展,

这座千年古城将焕发一新,

成为西部地区的最大龙头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4年后的西安,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段汉明,张刚地理研究第21卷第5期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

同叔

赞赏

长按







































你我携手共抗白癜风
白癜风援助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jt/485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