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吃辣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407/4817759.html
3月6日上午,西安市召开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市委“十项重点工作”调度会要求,强化全系统关于“国之大者”的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之下,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重新思考、重新谋划,分解制定西安乡村振兴规划的落地方案,明确具体任务、时限、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开局起步,驶入提质快轨。
年重点工作落子布局“2+1+3+13”构建城乡融合产业体系推动“2+1+3+13”两区一带三基地十三集群,成为西安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化落地方案。两区即秦岭北麓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各涉农业区(县)建设一个农业现代化园区;一带即沿渭河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带;三基地即建设优质粮食基地、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基地、长安花卉基地;十三集群即提质延链全市十三个地理标识农产品,形成高质量农业产业集群。强化提升支持种质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和增强竞争力统筹整合大西安农业科研力量,提升种质科研及产业力量。特别是立足三产三生融合,建设番茄种质产业小镇。今年2月,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种质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一线声音,摸底种质科研、产业和市场情况,研究提升番茄种质产业竞争力的西安方案。3月初开展种质产业一线调研,突出对占到全国市场半壁江山的番茄育种产业,研商推动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及空间融合发展之路。重新布局突出产业项目的稳产保供功能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落实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新思考,重新布局,直接对标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以稳产保供为核心,在现代园区、示范产业园等项目上,突出体现重要农产品和粮食的生产能力。部署区县提前谋划“非粮化”基本农田有序规范和农民增收的平衡方案。提前谋划确保农业生产项目符合耕地性质要求发展产业项目,做好前期产业及空间规划对接和地类性质调研,严守政策法律要求,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的农业生产项目,确保耕地姓农的农业生产功能的实现。以产定建着眼城市需求侧提升乡村产业供给侧推动区县落实城乡融合分区定策行动,实现产业体系、空间体系与乡村建设风格相匹配。发挥十项重点工作的调度机制,3月底前基本形成区县城乡融合产业体系、空间体系、人才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深化改革体系的转化落地方案;乡村振兴专班积极主动作为,形成每周一调研、半月一督导,每月一调度、半年一观摩的工作机制。一线统筹更加注重涉农资金的导向引领作用对标国家政策导向,做好预算管理,突出资金使用的重点方向,资金使用不“撒胡椒面儿”;强化农业生产、农产品监管工作,加大相关资金的使用监管及绩效评价;开展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示范创建,以资金为导向,提升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镇街一线统筹,突出农村社会治理、人居环境等工作的村民主体动能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市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区县农业农村部门、高陵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周至县特色产业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市局总农艺师、总经济师、总畜牧师、总兽医师,市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局系统受表彰的“先进工作者”“担当作为好干部”“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参加了会议。来源: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