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雀斑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210410/8833873.html
悠悠数千年,古老的一座城将岁月记忆镌刻在自己周身和脉搏深处,在一条条长街之上,在一处处繁华之间。让我们回顾过去的一年,看看那些发生在年的西安文化事件。
01商务部公布首批5家全国示范步行街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入选
行走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也就是徜徉在中华民族精神的长河里。以盛唐文化为主题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这是一条具有唐风唐韵的雕塑景观街区。
步行街以大雁塔为依托,北起玄奘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公园、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南北长米,东西长米。步行街以唐文化为主线,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已成为西安“夜游经济”主阵地和潮流时尚新地标。
02丝路连接世界、电影和合文明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映画西安
丝路通中外,长安贯古今,电影记录着城市文明,再现出时代变迁,见证了文化传承。
处处皆光影,相约在长安。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于年10月11日至16日之间映画于古城长安今朝西安,在西安开启新画卷新影像新华章。
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丝路连接世界、电影和合文明”为主题,着力彰显“一带一路”特色,共设置欢迎活动、影片特别推荐、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电影市场、陕闽交接活动等六大主体活动和电影嘉年华配套活动,挖掘和展示出丝路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此次丝绸之路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电影节而举办的电影嘉年华活动,以“处处皆光影相约在长安”为主题系列文旅活动在西安全面展开。这是一次视觉美学的艺术盛宴,这是一条丝绸之路的文化延续,这是一场文旅融合的光影之魅。
03文华璀璨,群星争辉
艺术盛会——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
长安城的烟火气绵延千年,熏陶催生的艺术之花永不凋零。西安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文物遗存,为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我省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在宝鸡市举行。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充分展现了近年来陕西省舞台艺术精品和群众文化作品的创作成果,彰显了陕西省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形象。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全省各市(区)的32台参评剧目、80件群众文艺作品在艺术节期间角逐“文华奖”和“群星奖”。
其中,西安文创协会理事单位西安演艺集团下属西安话剧院演出的《长安第二碗》,西安三意社演出的《陕北往事》,西安易俗社演出的《李白长安行》三部剧目在10个“文华奖”中独占3席,另取得优秀导演和优秀音乐2个“文华优秀单项奖”。
西安市群艺馆演出的《梦回大唐》《书摊变奏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匕首上的指纹》《张骞归汉》五部剧目在20件“群星奖”获奖作品中拿下5个席位,这些优秀作品正体现了西安市群众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群众文艺创作的深厚功底。
04文化精品现象大剧
《装台》《大秦赋》央视热播
陕味儿烟火生活浓缩人间滋味,平凡笑泪人生温暖你的冬天。
由马晓勇编剧、李少飞执导,张嘉益、闫妮领衔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别出演的温暖现实主义大剧《装台》,自11月29日登陆央视以来,引发热烈反响,位居全国12月份播出新剧的第一名,是一部口碑领跑,现象级优质的爆款文艺作品。
剧中丰富的陕西元素更是吸引着许多的人了解陕西的风土人情、文学创作、风景人文等,从大街小巷,从地道美食,从一口浓郁的陕普方言,都让不少人直呼想来西安看看。
说起年末最火的剧,除了被网友称为“西安城市宣传片”的《装台》,就属《大秦赋》了。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大秦赋》自年12月1日登陆央视8套黄金档热播后,引来了观众的一片称赞之声。
这部深耕细作的历史题材正剧,聚焦秦历史、展现秦文化、诉说秦风骨,激起无数人探索秦风秦韵秦文化的热情。
05为奋斗者放歌
话剧《路遥》首演
30年前,人民作家路遥用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创作出了一部部经典著作。30年后,西安话剧院大型原创话剧《路遥》成功创排,用舞台艺术形式致敬这位中国文坛骄子。
年12月8日,由西安话剧院打造的重点剧目《路遥》在新城剧场拉开首演的大幕,这幅关于路遥的文学创作地图徐徐展开,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路遥也呈现在舞台之上。这部话剧不仅能带着观众走进路遥创作的内心世界,更立体地展现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的人文风貌。
话剧《路遥》就是生动地把这个为民码字的陕北汉子的朴素人生融合在充满感动与希望的情节之中。路遥用他那支蘸满黄土颗粒的笔,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扎根前行。
承载时代风景,记录岁月变迁,路遥短短数年的创作过程在舞台上一一被呈现,他不畏困苦、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感染着台下的观众。
06《国家宝藏》进入“西安时间”
千年积淀,悠悠历史铺陈而来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随着12月13日《国家宝藏》第三季的开播,观众们也跟着节目一起品读西安的千年积淀,悠悠历史。
在第二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波澜壮阔的地下世界演绎出了最鲜活的大秦雄风。该期节目中,沈腾、陈建斌、富大龙三位演员依次出场,分别演绎了跪射武士俑、秦陵铜车马、青铜仙鹤的前世传奇。
节目中,不仅带观众领略了赳赳大秦的英雄血气,也用全新的视角展示了始皇帝霸气背后的温柔一面。
07首次发现颜真卿真迹颜真卿是对中国书法史影响深远的大家,其作品目前存世主要以碑刻为主,其中还有不少拓本。从全国来看,碑刻所存留的大概只有十余件。
年12月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目前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墨书书丹墓志。据悉,考古人员在一处唐代贵族家族墓地中,发现一方由颜真卿书写的墓志铭,这是目前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期书法真迹。
通过墓志铭判断墓主人是唐代贵族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及其儿子元不器和侄子元自觉。罗婉顺卒于天宝五年(公元年)四月,天宝六年(公元年)三月与丈夫合葬。墓志铭内,作者自称长安县尉,据颜真卿年表,天宝五年时,颜真卿38岁由醴泉县尉升任长安县尉,与史载相合。
考古人员说,这个时期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应该还没有成形,这一发现对于研究颜真卿本人和中国中古时代的书法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8“东亚文化之都”西安新春音乐会
三地合璧,共汇传奇音乐色彩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以歌传情,情意绵长,共叙佳话。
年12月10日,古都西安盛情邀请文旅部等9个部委相关领导,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及参赞,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14个省市文旅厅,50多家境外驻陕机构、中日文旅企业等相聚西安音乐厅,同赏年“东亚文化之都”西安新春音乐会,共睹唐诗之都的盛世风采。
“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新春音乐会,是自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大规模东亚文都的文化活动。西安通过此次音乐会,向全球人民送上来自中日韩三国的新春祝福。
年全世界文旅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宣传弦歌不辍。西安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创新文旅融合思路,策划了“云上”演唱“同唱一首歌共筑一个梦”活动,共抒中日韩三国的友谊情怀的同时,也在“云端”向世界展示了西安浓墨重彩的千年文脉和千姿百态的都市生活。
09贾平凹长篇小说《暂坐》
领衔年第五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
西安这座城市,给予了著名作家贾平凹极大的精神滋养与写作源泉。
年12月19日,由《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举办的“第五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评选活动在京召开终评会议,十五部入围作品经专家评委会现场投票,最终决出了本年度五部“金榜作品”。
其中,贾平凹小说《暂坐》被评为金榜领衔作品。在这本《暂坐》中,贾平凹通过西京城里的暂坐茶庄,把都市女性们遭遇到的种种境况,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
作品《暂坐》在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一经推出便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誉为我国当代文学又一力作。
正如贾平凹所言:众生之相即是文学。暂坐茶庄每天上演着人生百态,当人们守不住自己的底线并触发开关以后,那么自然就会受到反噬。
10都市文化传播者
方所、晓书馆开馆
伊莎贝尔·阿连德说:在这世上,除了祖母的厨房之外,大概没有别的地方能比一家气氛融洽的书店更让人舒心了。看着摆满各式书籍的书架,闻着油墨和咖啡香,听着故事里的人物在书页间发出沙沙的动静,你的心便渐渐暖起来。
年,有两家书店带着亲切感以“都市文化传播者”的身份来到了古城西安。展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区位优势,为西安市“书香之城”建设再添一个里程碑,西北五省第一家“方所书店”落户莲湖区老城根Gpark商业街,继杭州、南京晓书馆后,全国的第三座晓书馆入驻西安曲江。
坐落于西安老城根Gpark深处的方所年9月开业,久负盛名的网红称号让他在那个带着夏日余温的初秋里吸引了大批粉丝,掀起了一股古城文化的热潮。
目前,西安方所拥有超20万册图书上架,其中包含一系列专属于西安的在地主题图书特别策划。与此同时,内含超过3.5万个品种的专业艺术设计书籍将为西北读者提供最全面的艺术图书综合提案。
曲江池馆,地载神气,云汉含星。有待旧友新知,诗书快意,一觞一咏,共赋辞章……年12月2日,由著名音乐人、导演、作家高晓松发起并担任馆长的公益图书馆“西安晓书馆”,在曲江创意谷正式开馆。这是继杭州、南京晓书馆后,全国的第三座晓书馆。
西安晓书馆藏书约四万册,以文、史、哲、社科和艺术类图书为主。馆内固定馆藏,均免费供书友现场阅读。目前晓书馆拥有4万册图书,以知识分类原理为基础,结合小众分类法,形成了晓书馆特有的一套色彩分类体系——彩虹分类法。
在古城之中,书店的存在更像是文化活水的泉眼,源源不断输出着文化的活力,无论他是外部植入还是本土诞生,都能被古城文化包容成为一体,裹进时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为旅游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旅游则为文化洞开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西安全面盘点资源,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一系列热点文旅活动和产品持续拨动着游客们的心扉。
过去的一年,独树城市品牌,彰显特色擦亮西安文旅招牌。持续扩大世界文旅大会和欧亚论坛旅游分会效应,借助“东亚文化之都”平台,深耕国际市场,以“迎全运”为契机,全年举办活动余场,叫响做实“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城市品牌,形成了西安文化新IP。
西安入选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二位,夜间经济20强城市,大唐不夜城入选全国十大商业步行街,爱彼迎官方发布西安作为中国唯一入选城市,排名全球20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六位。
过去的一年,创新搭建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文化发展为着力点,持续加大公共投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全市共设立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建成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农村文化礼堂个,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余场,“西安市公共图书馆集群信息化管理平台”“西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平台”入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在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断推进区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新增24小时书店3家,建成运行1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举办西安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组织惠民演出余场。
鼓励引导精品文艺创作,《长安第二碗》入选年度全国舞台艺术创作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话剧《路遥》、音诗画《门》、杂技《星光灿烂》、秦腔剧《党的儿女》被列入全省重点剧目创作计划,推出《新长安十二时辰》公益宣传片、MV《我在西安等你》,引发全网热议。
成功举办“梨园古都·百年易俗”秦腔线上展演、“红五月”云上音乐会、“非遗匠心暖全城”非遗直播、“秦岭新晖”网络画展,打造西安“文化云”平台。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年终究在历史洪流中成为过去,年,征途漫漫。新的一年,西安将不断推陈出新,赓续文明,不断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西安文旅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