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3/6326476.html(西咸分立对陕西和西安长远的影响与阻碍,目前已经有了不少分析,本文就单从历史文化角度切入。)
在中国,有两座市中心相距仅有二十公里的城市,一个号称十三朝古都,另一个自称华夏第一帝都,厉害吧,这就是陕西省西安和咸阳。
这是全国市区距离最近的两城,在她们之间的西咸新区成立前,属于西安主城区的未央区,与属于咸阳主城区的渭城区直接相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市区被一刀两断。
在很多外地游客眼中,这样的双子星城市值得传为佳话,但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眼中只是尴尬,心里只剩遗憾:明明才分开九十多年啊,过去两千年根本就是一个地方!
更要命的是,历史文化资源是西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财富,也是她有别于国内大部分城市的重要特质。历史对西安来讲,不是包袱,而是荣耀。不是点缀,而是根基。脱离历史文化的西安,肯定不再是西安;而西咸分立造成的历史资源切割与脉络中断,对这个古都的影响和伤害,真的是一点都不能小视。
我们都知道,西安是西周、西汉、隋朝和唐朝四大王朝无可争议的京城,那么秦朝的都城,为什么会建在离西安咫尺之遥的另一座城市——咸阳呢?
问题是不难回答的,翻翻史记就知道了:《韩信卢绾列传第七十》中写道:
绾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
也就是说,西汉的京城长安,就是以前秦朝的咸阳。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恍然大悟呢?
《旧唐书.地理一》开篇则写道:“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真相清清楚楚,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也有些人明明知道却不愿意承认。那么,今天的西安和咸阳,为什么非要分为两个城市呢?简单点说,这是民国和计划经济时代,不合理的行政布局造成的后果。
区划不畅,是西安和咸阳过去九十余年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受害的不单单是西安,同样也包括咸阳。原本可以双赢的局面,楞是变成了相互牵制和阻碍,甚至是两败俱伤。
我们不妨类比一下,如果地级温江市还在成都西边,成都的发展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洛阳东边成立地级偃师市,那洛阳的辉煌历史还能剩下多少?
作为如今的地级市,咸阳并没有独立的历史。
周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定都镐京。距京城咫尺之遥的咸阳,自然属于京畿的一部分。
平王东迁之后,秦人逐步控制关中,秦孝公迁都咸阳,与关东各国争雄;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华夏第一帝国,咸阳自然也成为了第一帝都。
很多人狭隘地理解“阳”字,以为山之南水之北才能叫阳,殊不知,扩大的城市,根本没有这么严格的标准。去看看今天的洛阳市政府,到底是在洛河南面还是北面?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从秦惠文王开始,没有城墙的秦咸阳,大部分区域其实都位于渭河南岸,属于今天的西安市未央区和长安区。既然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承认秦咸阳地跨渭河两岸,那章台宫兴乐宫信宫阿房宫就不应被视为离宫。而窑店的咸阳宫,并不是秦咸阳的全部,甚至不再是秦咸阳的核心。
张通宝老师说:(今天的)咸阳不是(秦都)咸阳,(今天的)西安才是咸阳。这可能令一些人不快,却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秦朝时期,整个关中都属于京畿,称为内史汉朝时,这片土地被一分为三,奠定了关中三府的基础,也是陕西被称为三秦的一个重要理由。
这三部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对应的大致是今天的西安、渭南和宝鸡。事实上,她们更应该看成是一个整体。三部同属司隶校尉管辖,它们的长官,全部在长安城里办公。
显然,关中三府并没有咸阳,秦朝却没有长安,咸阳只是西安在特定时期的称呼。虽说前秦大帝苻坚立国称帝之后,为了纪念秦始皇,特意从京兆郡中划出一部分土地,建立了咸阳郡,但这个咸阳郡也直属司隶校尉,是京畿的组成部分,没有什么独立性。
到了隋朝建立,咸阳郡被撤销并入京兆郡,唐朝则恢复了咸阳县,但从那时起直到年,咸阳县都是作为地级西安的一个下辖县存在的。
但今天,咸阳市却独立于西安。那么,地级咸阳市的存在,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分立切割了西安的辉煌历史。
如果地级咸阳市没有独立出来,西安就是毫无争议的秦都,是周秦汉隋唐五个大一统王朝的唯一京师,是足以和世界任何一个古都媲美的圣地。
秦朝统一时间虽短,却因其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性质,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书同文,车同轨,“百世皆行秦制度”,甚至中国的英文China,也被广泛认为来自秦。
鉴于西咸分立,而咸阳又一直强调“华夏第一帝都”,今天的多数中国人提起秦朝,想到的都是咸阳,而不会想到长安,殊不知,咸阳和长安本是一座城市。
周秦汉隋唐有着明显的历史传承性,如果将秦朝强行从西安历史割裂出去,打断这个建都链,无疑让后人对这座城市的历史作用有所怀疑,令其辉煌历史地位受到损害。
年西咸新区交由西安代管,表面上看,秦都地位应该尘埃落定了——包括秦咸阳旧城窑店的秦汉新城,名义上已经不属于咸阳。但事实上,这块地方行政管辖权依然属于咸阳渭城区,争议并没有消除,矛盾并没有解决。
其次,分立让西安的声誉易于受到伤害。
因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存在,西安不可能否认自己的秦都地位,而咸阳则更显高调地打出“华夏第一帝都”的宣传语,这就让很多外省人、甚至本省人都无法理解。
按国家教科书的规定,秦都确实在咸阳。很多对历史事实并不熟悉的游客和网民,在少数人的误导下,往往就片面地理解成,西安凭借自己的省会地位,欺压同省小兄弟咸阳,抢夺人家的建都史,还要从渭南抢兵马俑。
在移动互联时代,消息的传播过于方便,如果加上一些不良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断章取义,恶意解读,“西安占咸阳秦都”的观点就有了不小的市场,西安抢夺其他城市古都的谣言就随之而来,形成一个连锁反应,万万不能大意。
当然,只要看看文言文《二十四史》,就会发现这些谣言实在可笑,但是,如今还有多少人,能有耐心去看文言文呢。
再次,分立严重影响了西安和陕西文旅产业的整合发展。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西安虽主打盛唐概念,但最重要的文化IP,却是临潼的秦兵马俑。既要宣传秦俑,又不能过分强调秦都,这让西安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而位于未央区的众多秦宫殿遗址,鉴于这层关系显然也无法得到充分开发,窑店咸阳宫到临潼兵马俑,原本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大秦文旅产业链,但西安和咸阳显然难以联起手来。
这对西安和整个陕西来说,何尝不是损失。还有更严重的。
咸阳拥有九座西汉帝陵,其中五座修建有陵邑,分别是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它们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五陵原,并同长安城一道,构建起了一个超百万人口、相当繁荣的城市群。有学者甚至指出,鉴于汉长安城没有外郭,五陵邑可以算成“大长安”的组成部分。
西安市用地紧张,但市政府还是不惜代价,在寸土寸金的二环边上开辟出了近65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保护区,希望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遗址公园,体现出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如果长安城能与五陵原协同开发,不仅将彻底激活秦汉新城的发展,也有望打造一个不亚于曲江的旅游目的地。但限于目前的形势,这种想法显然难以实现。
而乾陵、茂陵等名胜的游客稀少,显然跟位于咸阳郊县,开发不利有关。这样的遗址要是放在成都平原,不得被开发得多么热闹。整天说西安与成都差距大,知道西安的内心苦吗?文旅产业不能实现有效整合,散兵游勇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无疑给“捧着金碗要饭”做了最完美的注解。
最后,分立直接干扰西安的未来定位。
西安不仅是万西安市民的西安,万陕西人民的西安,也是14亿中华儿女,70亿地球村居民的西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只有一个西安。上海代表中国最近一百年,北京代表中国最近一千年,而唯有西安,能代表中国过往三千年。
年,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年,国务院明文规定,将西安建设成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
年,国务院批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强调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既是期望也是要求,对西安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以西安目前的体量来说,想要完成这们的重任,显然是非常困难和艰苦。
秦始皇一心倾慕周朝文化,他将阿房宫修建在离丰镐二京一步之遥的地方,正是为了继承先贤精神,让咸阳成为镐京的继承者。而两千年之后的今天,咸阳却脱离了西安,丰镐遗址也由西咸新区管理,自古一个整体的地域,却人为地一分为三,这种局面恐怕不是历代祖先愿意看到的,更让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人焦虑。
咸阳自古就是西安的一部分,正如偃师从来都属于洛阳一样。无论怎样形式的一体化,如果不能实现行政合并,都是对历史的无情割裂和伤害,也会阻碍西安和陕西省长远目标的实现。而咸阳的损失,事实上比西安更大。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西咸合并未必能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可能还要经历阵痛,但再没有另一个18年可供我们挥霍了。
燕山刀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hj/48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