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西安的城市宣传语“中国年,看西安。西安年,最中国”,听着就大气、自信。
就像《长安十二时辰》里,焦遂被曹破延杀害前视死如归喊出“长安,焦遂”的那股子豪气。就像“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虢国夫人那股子傲气。
如果真的有时光机,可以穿越,我最想去的时代就是万邦来朝的大唐,哪怕为些需要胖上二十斤也再所不惜。
西安的中国年,在哪里看呢?在见证百年风霜的古城墙上,在灯火辉煌的大唐不夜城,在清晨宁静的小雁塔。
1西安城墙——一部无字的史书因为留下了这座城墙,西安才没有被世界遗忘。西安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其他三个是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和中国四大文明古都(另外三个是南京、洛阳和北京)之首,这段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功不可没。
西周时,西安被称为“丰镐”,这里是华夏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安是政治经济中心。“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这可以说是对西安的最高的评价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然而,华夏大地上可不只有西安有古城墙。一百年前,好多城市都有保存完好的城墙。
但是在近百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内忧外患让汉口、上海、杭州、广州、泉州、长沙、武昌等地的城墙或被拆或被毁。
民国十六年,陕西也一度拟出了拆除城墙草案。然而当时的西安并不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由于拆除城墙也需要不小的费用,这项草案在缺乏资金的前提下,在西北大学师生的反对声中被搁置了。
因祸得福,随后,虽然频仍的战争使西安城墙饱受摧残,但它所具备的防空工事作用是它在战火中保留了下来,建国后历经多次劫难,艰难得保留到今天。成了现今我们能看到在唯一一座完整的明代古城墙。
城墙是西安的象征,也是西安人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建筑。西安的地铁标志就是以城墙为元素设计的。站在城门外,看着那座至今还可以拉起的吊桥,周围的护城河静静的守护这座矗立千百年的城池。
眼前浮现的是儿时看的演义小说,白袍白马银盔银甲的小将飞驰到城门前,楼上的岗哨往下打量,赶紧放下吊桥,小将策马从吊桥上飞奔进城,告知城内远方敌军的消息。
待那小将走近前来,摘下头顶银盔,却原来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啊,原来是我自己(从小经常做这样的白日梦,到了现场,当然要再梦一回)
登上城墙,更能看出这座城墙的雄伟扎实。遥想当年住在这座城池里的人,他们也像我们一样过着酸甜苦辣的日子,有自己的欢乐与烦恼。不知他们会不会想到多年以后我们这些奇装异服的后人将在这座城墙上怀念过去。
在城墙上放眼望去,外面是现代化的楼宇、马路,而城墙上与城门旁边的广场上,大红大绿的充气银行广告,让我瞬间出戏。
太违和了。要是没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只有素净的城墙就好了。
我们试图找到不那么违和的地方拍照,然后并不容易。
为什么就不能让古城墙保留本色呢?
可以回过头想想,对于西安,我们只是到此一游的匆匆过客,守在这座城里长期居住的市民才有权利决定西安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旅行的时候,都想看“原生态”。我们恨不得西安还保留着秦时的风俗,秦人着秦服过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淡然生活,或者体态丰腴的唐朝小姐姐们还可以为我们翩翩起舞。
然而这个原生态是有代价的,我们凭什么要求西安为了我们这些偶尔的过客,就连过年装饰一下的资格都没有,而只能保持西安素朴城墙的原本样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西安城墙的装饰能不能不那么违和,设计的时候与城墙融为一体是否更好?
我还是要向西安致以敬意,能将这座古城墙保留下来,面对多年来观念与发展的bel阻力,需要他们付出多少勇气。致敬西安人,感谢西安人!
2大唐不夜城——错过的不倒翁小姐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及夜长安灯火辉煌。
晚餐时大家讨论晚上来大唐不夜城事宜,结果几个沉迷于排练不能自拔的娃娃们只想在酒店一起串门,不想出来。
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shizx.com/xasms/485937.html